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互动空间 >> 每周一书 >> 正文
每周一书

每周一书|《一句顶一万句》

总访问数: 发布日期:2025-05-30 15:43 字体大小: [打印]

undefined

作者:刘震云

出版社:长江文艺出版社

索书号:I247/420      

 

这世上,本就没有任何一句话,可以让你醍醐灌顶。真正叫你醍醐灌顶的,只能是一段经历。而那句话,只是火药仓库内划燃的一根火柴。接下来,就请一起走进《一句顶一万句》,从小人物的命运变迁中去寻找破解孤独的钥匙,被誉为中国版《百年孤独》。

 

作者简介

刘震云,1958年出生于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,中国男作家、编剧。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、中国作家协会第十届小说委员会副主任。代表作品有:《塔寨》、《新兵连》、《一地鸡毛》、《手机》、《温故一九四二》、《我叫刘跃进》、《我不是潘金莲》等。

 

内容简介

上部“出延津记”讲述的是在二十世纪前期的河南农村,一个孤独无助的农民———吴摩西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,在路上失去唯一能够“说得上话”的养女,为了寻找她,他不得不走出延津;下部“回延津记”记述了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牛爱国,同样为了寻找与人私奔的老婆,走向延津的故事。一去一来,延宕百年。故事看似简单,但回味悠长。书中的人物绝大部分是中国最底层的老百姓,偏偏安排了一个意大利牧师老詹。作品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的孤独、困惑和追求,展现了人们对理解与共鸣的渴望。

杨百顺一生改了三次名,先是改成杨摩西,后来是吴摩西,最后叫了罗长礼。罗长礼本来也有其人,那他是谁?罗长礼是延津一喊丧的,是杨百顺小时候的偶像。而那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嘹亮喊丧,就是对疲惫生命和孤独心灵的无助反抗啊。

 

推荐理由

《一句顶一万句》中彰显出的是以人为主体所显现出来的梦想追求,他们是求生存的底层化的认知世界,他们内心有自己的梦想。“出延津记”和“回延津记”表面上看主要是在讲杨百顺和牛爱国两个人的历史,但只要对之细细咀嚼与回味,便会明白实际上是在讲“孤独”的历史。“孤独”世代相传,祖辈的故事在后辈的身上重演,祖辈的“孤独”也在后辈身上的延续。

阅读本书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执着和顽强。为了在精神上有所依托和慰藉,人们义无反顾地追逐“一句顶一万句”的身影,很像祖辈弯曲的脊背和那一大片脊背组成的苍穹。人活于世,迎来送往,便是常态。儿时玩伴,同窗好友,工作伙伴,甚至是人生伴侣,都不一定能永远驻留在你身边,陪你看尽人生烟火。

一句顶一万句,并不是说话越多越好。真要遇着能说得着话的人,他的一句话就能抵得上旁人的万句话。

 

经典语录

1.世上的人遍地都是,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。

2.我活了七十岁,明白一个道理,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,就是日子没法挑……我还看穿一件事,过日子是过以后,不是过以前。

3.要靠近这样的人:智者会教你深度思考,勇者会教你勇往直前,有正能量的人会告诉你,生活处处皆是美好。

4.遇到小事,可以指望别人;遇到大事,千万不能把自个儿的命运,栓到别人身上。

5.人要一赌气,就忘记了事情的初衷;只想着能气着别人,忘记了也耽误了自己。